《质数的孤独》

影评&书评

是不是一样难

2011-03-10 16:31:59   来自: F
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 / 质数的孤独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他没有跟你说有个妹妹?”
  “没有……”
  “那他跟你说他要去德国了吗,也没有对吗?”
  “……有……他说了。”
  “没有说,对吗。”
  
  
  这才是生活。
  只要你看到人们在微笑,就能认定他们活得和煦,平安无忧吗?
  每个人都有一层皮囊之下的、谁都无法看清的生活,连自己都不行。
  
  当然,你可以不意识到那些,那些生来就要求你背着的,你的家乡、你的父母、你的残疾、你四肢的长相、你先天的智力。
  这些,以及抵抗这些,成了你后来的命运。
  你表皮下的表情,以及独处的那段时间,才是你真正的模样。人的孤独在于你可以用新人替换老人,但没有人能替换你自己。
  
  你可以选择改变这些。你可以背井离乡,不提起你有什么样的亲人,隐瞒你儿时不可饶恕的过错。你不会同亲密的人讲起你过去的某个故事,就像影片里的Mattia,不会同Alice说,在他小时候,曾把智力有缺陷的妹妹留在公园,并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永远丢失了她。
  
  没有多少人有勇气把这些生活表象下的东西扯出来。有能力扯出这一层的人,不管是通过文字、影像,我都愿意表达我的尊敬。
  
  Mattia再来找到Alice的时候,在一片慌乱中,Alice在半分钟之内调整到“可以见人”的状态。一打开门,连好久不见之类的话都没有说,他问了一句,洗手间在哪儿。
  
  现实就是这样的对吧?见面前积累了许多情绪,见面后反而说的是这种话。人们可以脸贴着脸,在耳边说一些互相安慰的话。人用物理上的靠近来掩饰孤独。最需要彼此面对的两个人,是没有办法彼此面对的。
  
  就算11+13=24又怎样?我们都是质数。背着各不相同的宿命遇上了。我们以为11和13有个共同点是1,可这毕竟是两个数。
  
  片子里的许多镜头的配乐都是间离的。就像雪天、雨天,大风天,用的不是现场音,用的仍是那个女孩派对里的电子乐。听觉在这个时候盖过视觉。听觉环境进入了视觉的环境。不知为何,这好像更接近内心的样子。
  
  说句题外话,这些天走在路上的时候,耳机里放的是宗教的合唱团唱诵。听觉盖过了路上的所有样子,我很珍惜这些恍神。
  可控制的蒙蔽,自愿的蒙蔽,是自造出来的另一种生活。
  
  活着难还是不活难?
  杀一个人难还是不去杀一个人难?
  是不是一样难。

++++++++++++++++++++++++++++++++++++++++++++++++++++++++++++++++++++++++++++++++++++++++++++++++++++

不要让孩子成为下一个孤独的质数

作者:lqpeople@***.***2011-05-09

“一个人最大的孤独,不是没有知己,而是迷失了自己。”在写这篇书评之前,这句话一直盘亘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本书是意大利80后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这位年轻的粒子物理学博士凭借此书获得意大利最高的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看这介绍,仿佛就是村上春树笔下的《1Q84》里面的情节,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时不时将本书的主人公——马蒂亚和爱丽丝,与《1Q84》里面的主人公——天吾和青豆,做一番比较,不同的是,天吾和青豆一生都在寻觅对方,而马蒂亚和爱丽丝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

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孤独,他的同义词是孤单,滑向更深的深渊,则是自闭。张楚唱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蒋勋写过《孤独六讲》,甚至杨过都练过“独孤九剑”,而意大利的这位粒子物理学博士,则把孤独和质数两者划上了等号。

本书一开始,作者用了七个“讨厌”,把女孩爱丽丝对他父亲强加给他的意志的厌恶写得跃然纸上。在被逼迫喝下那杯热牛奶后,随之而来的尿意带来了爱丽丝一生的悲剧——她在滑雪的时候尿了裤子,在风雪中失去了一条腿,从此在厌食症和被人骂为“瘸子”的羞辱中长大成人,最终成了一个孤独的质数。

而少年马蒂亚的悲剧,则来自童年时期“害死”了他的双胞胎妹妹米凯拉。少年时期的马蒂亚就绝顶聪明,而他的妹妹米凯拉则天生弱智,在一次好不容易得到的同学生日聚会的邀请赴约的途中,马蒂亚把妹妹遗弃在公园,最终导致妹妹落水身亡不知所踪,虽然之后的马蒂亚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大学顺利毕业,又远赴他乡当了大学老师,但是这童年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让他的人生跌跌撞撞,只能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面不能自拔。

在本书的第631页(这本书所有的页码都是以质数来编号的),作者抛出了质数的概念。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它们是多疑而又孤独的数字,在质数当中还有一些更加特别的成员,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在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偶数,阻隔了它们真正的亲密接触。就像书籍封面的那张照片,一片叶子上两张咫尺天涯的脸,马蒂亚和爱丽丝正是这么一对孤独的孪生质数,他们在高中时期的一次同学聚会中相遇,却一次一次的擦肩而过,被童年的阴影所困扰,不善表达心中的情感,也不会表达,最终一个远赴他乡,一个嫁为人妇,在多年之后的一次短暂重逢后,又再度分离,将他们分隔开的,只是“两道砖墙、几厘米厚的水泥和九年的沉寂”。多么悲哀,又多么的伤感。

在看完全书后,又去找了同名的电影来看,虽然电影永远拍不出文字的细腻,但是画面的震撼却更甚,电影把这种童年的阴影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当爱丽丝弱弱地提出要纹一个紫罗兰的纹身时,他专横的父亲一直喋喋不休,根本没有理会和照顾到正处青春期女孩叛逆的个性,最终不甘示弱的爱丽丝偷偷的纹了一个上去,又叫马蒂斯用刀片刮掉,那种痛苦在电影里表现得更为强烈。而马蒂亚在大学毕业面临人生的第一次职业抉择时,他的父母一直在镜头前为了自己的理由争论不休,根本不顾及儿子的感受,最终在马蒂亚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言不发走掉之后才算消停。今天看手机报,浙江理工大学在母亲节发布的大学生主题调查数据显示,8成大学生不愿和父母说心事,这可悲的数据背后,揭示的是教育的悲哀,不仅在中国,古今中外皆然。

对照着文本和电影,反思自己的教育,真是有点触目惊心。我们在一声声的催促声中逼着孩子快点起床、快点洗脸刷牙、快点上学、快点长大,甚至在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前辛苦奔波,但是有没有停下脚步,想过孩子内心的感受呢?如果爱丽丝的爸爸没有在爱丽丝童年时逼着孩子喝下那杯不愿意喝的牛奶,没有逼着孩子去她讨厌的滑雪学校,没有逼着她早点出门而错过了上厕所,也许爱丽丝的一生的命运就会改写。如果马蒂亚的父母在马蒂亚失去妹妹后能够安慰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马蒂亚也不会走上自残的道路,并一生将自己封闭在孤独的小房间里,拒绝与外界的接触了。作为旁观者,我们很清楚马蒂亚和爱丽丝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但是在不经意中,我们同样也会犯下相同的错误而不自知。《孤独的质数》,提供了一个反求诸己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清醒的反思自己的教育,希望悲剧不再上演,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会成为下一个孤独的质数。

( 4月29日阅毕)




评论
© | Powered by LOFTER
上一篇 下一篇